
研究应用
- 分类:研究应用
- 发布时间:2021-08-18 09:38:06
- 访问量:0
残次红枣在饲料中的研究应用
项目背景
临县红枣种植面积达82万亩,产量达2.3亿公斤。红枣是当地农业的主导产业,但红枣霉烂、市场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不断出现,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卖枣难、枣难卖等问题。同时由于加工储运条件差,规范化栽培技术不到位,红枣的残次率大多在20%或以上,这些果重小、碰伤、裂果、成熟度低等残次果,大部分则在田间地头化为灰烬,导致红枣资源浪费严重。
枣难卖
项目简介
在此背景下公司从实际出发,2019年联合山西省农科院开启残次红枣在饲料中的研究应用,经过两年研发部门人员的精心研究,申请获得枣粉饲料加工相关发明专利1项,实用型专利15项,外观型专利2项,计划于10月份启动10万吨枣粉饲料加工建设项目。
核心团队
郝子勤,男,42岁,中专学历。现任公司总经理,股权占比68%。“残次红枣在饲料中的研究应用”项目负责人,负责项目的整体运营。
宋献艺,男,48岁,山西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,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,山西省农科院饲料兽药研究所副研究员,为山西晋泰饲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顾问,在“残次红枣在饲料中的研究应用”项目中承担技术指导。
产学研合作协议
相关专利证书
关键技术
1、采用微波真空干操技术,从而解决保持鲜枣内原有营养,并且达到杀菌的效果。
2、去枣核后,可以在动物育肥阶段提高添加比例,幼畜禽按适当的比例添加,使枣粉的营养成份在动物体内更易吸收和转化。
3、对枣粉与其他饲料相配比所得到的混合饲料进行相应的研究,使枣粉饲料更具营养价值。
工艺流程
红枣饲料的优势
1、饲料枣粉含有动物必要的维生素P(又叫芦丁) ,每100克枣粉中含量达3385毫克。同时对猪的高热病有明显的预防作用。
2、枣粉饲料含糖量50%—78%,每100克发热量309千卡,加入饲料后会增加饲料的适口性,提高吸收率和转化率,降低饲料的使用成本,可替代10%—20%的玉米等饮料粮食原料,变废为宝,节约粮食。
商业模式
目前,山西省利用残次枣进行加工综合利用的企业基本上是空白,每年产生的残次枣大多都在地头腐烂,或者当做垃圾进行处理,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,也在无形中使枣农丧失一部分红枣种植收益。本项目在有效保障粮食安全,解决农民残次枣市场出路、附加值低的问题的同时,为畜禽养殖业提供高效、安全饲料,有效保障畜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。
社会效益
10万吨枣粉饲料加工项目建成后,大约年消化本地残次红枣2000万斤,可带动3000户枣农增收,提高了我县玉米种植户的增收。给当地养殖户降低了养殖成本,提高了养殖效益,既解决了红枣残次枣腐烂变质导致的资源极大浪费和环境严重污染,又延伸了产业链条,增加附加值,变废为宝,促进饲料产业和红枣产业健康稳定发展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